抗菌防霉測試是一種評估材料(如紡織品、塑料、涂料等)在特定條件下抑制微生物生長的能力的科學方法。這些測試對于確保產品在實際使用中的衛(wèi)生和健康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。過抗菌防霉測試,可以確保紡織品、醫(yī)療設備等在長期使用中減少細菌和霉菌的污染,保護用戶健康。通過抗菌防霉測試,可以科學地評估材料的抗菌防霉性能,為產品的開發(fā)、生產和市場推廣提供重要依據(jù)。
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,中科檢測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,檢測設備齊全,數(shù)據(jù)科學可靠,可出具國家認可的抗菌防霉測試報告。
抗(抑)菌測試
1. 常用菌種
(1)細菌:大腸埃稀氏菌(Escherichia coli)、金黃色葡萄菌(Staphylococcus aureus)、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(MRSA)、肺炎克雷伯氏菌(Klebsiella pneumoniae)等;
(2)真菌: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等;
(3)霉菌:黑曲霉(Aspergillus Niger)、球毛殼(Chaetomium globosum)、出芽短梗霉(Aureobasidium pullulans)等。
2. 測試方法
(1)中國抗(抑)菌測試方法
GB/T 20944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;FZ/T 73023 抗菌針織品;GB 15979 一次性使用衛(wèi)生用品衛(wèi)生標準;JC/T 897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;HG/T 3794 無機抗菌劑-性能及評價(等)。
(2)美國抗(抑)菌測試方法
AATCC 147 紡織品抗菌性能評價(定性);AATCC 100 紡織品抗菌性能評價(定量)AATCC 30 織物材料抗菌作用的評價:織物材料的防霉變和防腐蝕;ASTM D 4576 藍色原料(皮革)抗霉菌生長的試驗方法;ASTM E 2149 在動態(tài)接觸條件下固定抗菌劑抗菌活性測定的標準試驗方法;ASTM G 21 合成高分子材料抗真菌性的測定;美國藥典USP32-51防腐效果測試。
(3)ISO及歐盟方法
ISO 20645 紡織織物-抗菌活性測試;ISO 20743 抗菌加工纖維制品抗菌性能試驗方法和抗菌效果;ISO 22196 塑料-塑料表面抗細菌活性檢測方法;EN 14119 織物檢驗-微真菌作用的評價;歐洲藥典防腐能力測試。
(4)日本中國抗(抑)菌測試方法
JIS L 1902 紡織品的抗菌性能試驗方法;JIS Z 2801 抗菌加工制品-抗菌性試驗方法和抗菌效果;JIS Z 2911 抗霉菌性能測試方法。
防霉測試
1. 測試范圍:適用于各類織物及其制品;纖維、紗線等可參照執(zhí)行。
2. 測試方法:根據(jù)GB/T 24346-2009紡織品防霉性能的評價,采用培養(yǎng)皿法和懸掛法測定紡織品防霉性能,但不涉及防霉產品安全性評價。
防螨測試
1. 測試范圍
(1)產品的活螨檢測(食品、藥品等);
(2)各類產品的防螨(滅螨、驅螨、抑螨)測試;
(3)具有防螨、除螨功效的各類設備;
(4)殺螨劑/防螨劑含量檢測。
2. 測試方法
(1)農藥檢(生測)函(2003)45號附件8滅螨、驅螨試驗方法與評價標準;
(2)GB/T 24253-2009 紡織品防螨性能的評價;
(3)FZ/T 62012-2009 防螨床上用品。